<table id="a3nnp"></table>

    <p id="a3nnp"></p>

   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
    樊登讀書
    您當前所在位置:駐馬店廣視網>三農> 正文

    分 享 至 手 機

    全力以赴戰“三夏”丨跟著專家看種糧大戶搶種玉米 求精量 保數量 重質量

    時間:2023-06-15 08:40:05|來源:大河網-河南日報|點擊量:15183

    記者 劉曉陽

    6月13日9時許,當記者趕到長葛市石象鎮尚官曹村地頭時,種糧大戶薛恒盛和農機手已經忙活了2個多小時。

    只見一臺玉米精量播種機正在田間作業,隨著泥土被翻騰上來,一粒粒玉米種子和肥料便被均勻地播種到土壤里。

    “抓緊把剩余的60畝地搞定,今年650畝玉米就全部種完了。”自從前幾天開始搶種玉米,薛恒盛每天都在地里盯著,一刻也不敢放松。

    因為小麥收割時遇上連陰雨天,薛恒盛便在心里暗暗較勁,一定要在秋季玉米上把損失補回來。

    “播種的墑情怎么樣?”記者問。

    薛恒盛隨手抓起一把泥土,“底墑還可以,至少能少澆一遍水。”去年玉米播種期,碰上高溫干旱,他當時一邊播種一邊澆地,費時又費力。

    “速度不能過快,播種質量是第一位的。”朝著正在掉頭的農機手,薛恒盛高喊,人聲和機器的轟鳴聲混合著。

    望著播種機又一次駛向遠處,薛恒盛和記者解釋,雖說要搶種,但機器開得太快,可能會造成播種不均勻的問題。

    說話間,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許昌綜合試驗站站長朱偉嶺也來到了地頭。這幾天,他一直奔波在長葛周邊田間,忙著為當地農戶指導夏播。

    “精量播種,合理密植,才能更好地保證出芽率。”朱偉嶺說。

    蹲在播種機剛剛播過的玉米地里,可以隱約看到一些復合肥料。朱偉嶺尋找出一粒剛剛入土的種子,“大概有3節手指的深度,顆與顆的間距約20厘米,這個度把握得還可以。”

    聽說這里一畝地用種量3.8斤到4.2斤、肥料120斤左右,朱偉嶺點贊:“用種量和用肥量精準,這是保證產量的基礎。”

    看到朱偉嶺豎起大拇指,薛恒盛不禁露出了笑容,原本緊張的心也放松了,他和農機手一直忙活到中午,終于把60畝地播種完畢。

    當天下午,記者跟著朱偉嶺來到許昌市建安區小召鄉尤里村的田間。此時,種糧大戶尤合磊正在地頭查看玉米的出芽情況。

    種了多年地,尤合磊特別在意種子,今年他選種了105畝玉米新品種鼎諾212。

    “我對這個品種很期待。”通過專家推薦和自己兩三年的觀察,尤合磊認為,這個品種比普通品種更適合密植,1畝地能種6000株,而普通品種頂多4500株,“去年開花期碰上高溫,它也沒啥事,很耐旱。”

    “好種如好馬,還得配好鞍。”和小麥不同,玉米的生長期只有3個多月,時間短,管理必須得跟上。朱偉嶺說:“好種子更要在管理措施方面配套好。這幾天氣溫高,太陽暴曬,土壤很容易缺墑,會影響出芽率。”

    說話間,尤合磊拿出手機查看起了天氣預報。“預報說周末有降雨,如果不降,我就聯系噴灌機澆地。”

    “未來一個月會比較忙,只要苗出齊,緊接著就得澆水、防蟲、除草、控旺。就像照顧剛出生的嬰兒,務必要精心、用心、細心。”臨走時,朱偉嶺還不忘再強調一遍管理的重要性。

    采訪中,種糧大戶們紛紛說,只要科學種田,天氣給力,他們對秋季豐收有信心。

    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ogw.cn/sannong/show-16-293588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

  • 責任編輯 / 楊盼

  • 審核 / 朱洵 平筠
  • 終審 / 張凱旋
  • 上一篇:自然資源部:堅守紅線底線,杜絕拔苗砍樹“一刀切”
  • 下一篇:西平縣大宗秋糧作物播種基本結束
  • 国内性生大片免费观看_一区二区无码日韩国产_97在线观看视频一区_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